一是实行项目管理制。实行项目化管理,把好项目准入关。出台《“文化有约”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成立“文化有约”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定期召开项目评审例会,以可操作性强、受众面广、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对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美术馆提交的培训、讲座、演出、辅导、展览、场地和主题活动等7个大类服务项目进行审核,推动服务项目走品牌路线,推出了“零距离赏宝”、“小石榴艺苑”等广受好评的服务项目。 二是完善监督评估机制。形成项目质量追踪制度,不定期对相关项目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对因项目开展而延伸出来的文化需求、用户建议以及安全运行情况进行研究,以利进一步改进提高。形成项目完成报告报度,由项目实施单位在项目结束后报送项目实施报告及形成的宣传报道、照片、经费使用报告等材料,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审查并汇总形成台账。健全互动反馈机制。采用项目评分制。针对每一个项目,网站均设立5分制评份版块,参与活动的用户可以通过打分及留言的方式对服务质量做出反馈,反馈结果作为拨付后续经费、项目评奖或项目申报的重要依据。 三是架构全方位宣传网络。利用新兴媒体,加强网民互动。开通文化有约微信公众平台及嘉兴文化有约新浪认证微博,及时发布项目信息,不定期举行有奖转发活动,提升平台人气。与传媒公司合作,在全市社区和商场超市投放LED/LCD视频广告推出专题广播栏目。自9月起,文化有约携手FM88.2嘉兴生活广播共同推出“文化有约”电台版块,每天在节目中播报活动讯息,并不定期推出“答题有奖”活动。设立“文化有约”报刊专栏。在南湖晚报等纸质媒体上以预告形式发布活动讯息,扩大活动知晓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