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里机关效能丨海宁市经信局做优项目全周期服务推动工业用地项目高效落地
发布日期:2025-09-26 17:03
信息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为有效解决工业项目落地手续繁琐、耗时较长等问题,今年3月,海宁市经信局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工业用地项目高效落地的指导意见》,通过全链条攻坚、全周期服务、全要素保障做实做好“潮企娘家人”,全力推动制造业投资稳进提质。1-8月完成制造业投资159.9亿元,同比增长21.3%,总量嘉兴第一。建立“获取项目信息后2日内完成项目初判,流转属地后3日内研判反馈,7日内开展项目考察洽谈,1个月内达成项目投资意向”的“2371”招商机制,由党员干部组成招商先锋队,主动深入企业开展项目推介和资源对接,推动合作意向快速落地,今年成功招引百亿项目2个、50亿项目1个,助推产业链发展。优化建设项目用地审批,通过深化用地预审与选址“多评合一”等方式,全周期压缩办理时限,特定危化项目审批时限从90日压缩至30日、效率提升2/3。创设工业项目“标准地”履约监管数字化平台,将销售收入、税收、能耗等履约情况纳入共享平台,建立实时动态监管机制,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管理。 建立1名项目管家、1名服务对象联系人、N个职能部门的“1+1+N”项目管家服务队伍,开展供地签约项目“前置服务”,在招商洽谈时即对评估审批事项进行分析研判。目前,已选配服务管家10人,组建起83人的项目服务队伍,实现“一镇街一管家队伍”全覆盖。推行“菜单+清单”双服务,围绕国有存量用地、国有新增用地等不同类型供地,并联招商研判、分区管控准入研判等政企配合事项,串联调整控规、土地征收等经办事项,梳理7部门27项流程菜单,建立92个“一项目一推进”清单,加强动态跟踪、专项督导,做到“项目进展可追溯、滞后环节可预警、责任主体可倒查”的闭环管理。 开展低效工业用地整治,组织技术专家上门指导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增加容积率等方式,提高土地单位产出效益。比如,海宁市马桥街道八方区块在不新增用地情况下,通过收储腾退、整治提升,建筑面积由9万增至25万平米,成功招引9家企业,实现低效用地“换新”。紧扣“增存挂钩”政策,创新产业用地混合利用,加快批而未供土地处置,提升集约利用水平,1-8月全市出让工业用地2488亩,同比增长77.1%。优化“资金总盘+专项政策包”组合赋能,组建专业机构咨询库,组建服务小分队深入企业宣讲政策,指导申报专项债等资金,今年7个项目获工业领域及电子信息领域“设备更新”第一批特别国债,获补助1.15亿元。
|